贡方堂介绍的江西历史上十大名医,你知道几个(下)
江西自古以来就有“物华天宝、人杰地灵”的美称,出自江西的名人也是数不胜数,如王勃、汤显祖等人。此外,江西历史上的名医也比较多。虽然这些名医没有像孙思邈、李时珍那般闻名遐迩,但仍在江西这块土地上坚持着自己的追求。下面, 贡方堂就来介绍江西省历史上的十位名医,看看你都知道哪些。
李梴 明朝 江西南丰人 李梴(chān )字建斋(一作楗斋),江西南丰人,是明代著名儒医。其兄李桥,为明代名进士,历任要职。年少时的李梴学习儒家,后来因为青年时期自己生病而学医。李梴博览群书,经常进行临床研究,医声斐然。李梴晚年感觉到初学者想要学医的难处,他们常常因为没有很好的入门途径而困难重重,或只能放弃。于是,李梴收集了数十家的医书并对其进行概括和归纳,重新进行编撰,最终经历四年之久,著成《医学入门》九卷。这本书是专为初学医人而编撰的,内容包括历代医家传略、保养、运气、经络、脏腑、诊断、针灸、本草、方剂,以及外感内伤病机、内外妇儿各科疾病证治等。书中提到的有名有姓的名医就有二百多人,内容也是简明实用,得到广大读者的推崇,广为流传。
喻昌 清朝 江西南昌人 喻昌(公元1585~公元1664),字嘉言,号西昌老人,江西新建(今江西南昌)人。生于明代万历十三年(公元1585年),病逝于清代康熙三年(公元1664年),享年七十九岁。喻昌的一生比较坎坷。少年时,喻昌读书学习,在崇祯年间考取了贡生,但仍没有成就。后来清兵入关,喻昌隐匿起来并开始学禅,由此走上了学医的路途,经常在南昌、靖安等地方往来。在清代初期,喻昌已经成为当时著名的名医,与与张路玉、吴谦齐名,号称清初三大家。 喻昌在医学理论方面颇有建树。他研究《伤寒论》独有体会,并提出大气论、秋燥论的观点。同时,喻昌非常注重辩证施治,提倡规范诊治方式和流程,这些理论和观点在现代看来也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。
黄宫绣 清朝 江西省宜黄县人 黄宫绣(1720-1817)字锦芳,江西省宜黄县棠阴君山人,是清代著名医学家,在乾隆时代宫廷御医。黄宫绣出身儒医世家,天资聪敏,自幼对医药之学情有独钟。他搜罗医书,潜心钻研,凡有“一义未明确,一意未达,无不搜剔靡尽,牵引混杂,概为删除……,断不随声附和,主张该病必先明脉理,治病必先识药性,尤应注重实践,探求真理”。他治学严谨,务求实际,平生为众多病人治疗疑难病症,均卓有成效。 黄宫绣在乾隆年间成为御医,对宫廷珍藏的各种医学专著以及秘方、验方,无不悉心研究。在看病的间隙,他查阅古典医籍,并根据历代名医的学说和自己的临床经验,最终作出《脉理求真》3卷,《本草求真》10卷,《本草求真主治》(又名《锦芳医案》2卷),《医案求真初编》(又名《医学求真总录》)5卷刊行于世。《本草求真》是一部研究药物学的专著,该书于药物意义“无不搜剔靡尽,牵引混说,概为删除,俾令真处悉见”,故冠以“求真”之名。该数是对对《本草纲目》删繁撮要而成,影响较为广泛,简明扼要,切合临床实用。全书共10卷,书中选载常用药物520种,按药物品性分成若干类,详述其形态、性味、功效、配伍、制法及与各种疾病的关系,便于读者对药物性能进行分析比较,是研究中药的重要参考资料。
谢星焕 清朝 江西省南城县人 谢星焕(1791-1857)字斗文,号映庐,江西省南城县万坊庙前村人,是清代著名医家。谢家三世为医,祖父谢士骏著《部医学数学说》,父谢职夫著有《医卜同源论》,惜均毁于兵燹。谢星焕自幼读书,聪明且悟性高,因为家道中落,所以不得不弃儒攻医。 谢星焕非常推崇李东垣、喻嘉言的行医理论,自己在数十年的行医中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,对于痿躄、拘挛、痰饮等均可以清晰辨认。对于许多疑难杂症,也可以立刻分辨出病源或发病的原因,继续医治。谢星焕善探求病理,推勘精细,立方治理,善用成方,慎用自方,应手即愈。他以“下笔虽完宜复想,用心已到莫多疑”为座右铭,对危重病不惧,对疑难病不惑,当机立断。 谢星焕的医德也非常崇高,对于前来求诊的病人,他从不推辞。对于那些没有钱看病或者买药的穷苦病人,他也从不计较酬金。由于他家世代行医,同时经营药铺,因此在看病的店铺后设置了制药作坊,方便病人拿药。每年从端午至重阳这个阶段,他还会布施自己做的“金不换正气丸”,受他好处的人不计其数。 |
今日热点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