贡方堂中医门诊建议30岁后养生需注意这几点
即使现在人都非常注重保养,但过了三十岁之后还是能明显感觉到人体的新陈代谢开始变慢,各种亚健康状态纷纷出现,如容易疲惫、精力不济、没有精神等。这是由于现代人的生活工作压力大,并且很多现代人的生活作息和饮食都不规律。贡方堂中医门诊认为,要想做好保养,仅仅做到不熬夜、饮食健康是不够的,还应遵守“四不要、四少碰”原则。
四不要 1、不要立即起床 人刚睡醒时会保持着一种“睡眠惯性”,人体各系统处于半休眠的状态,清醒后,各系统功能的恢复需要一个过程。如果此时匆忙下床,很容易引起大脑供血不足,容易晕倒、跌倒等,甚至发生中风、猝死等意外。尤其是老人,应先在床上躺一会儿,再慢慢坐起。 建议:起床前花几分钟做做这两个小动作,在给身体“缓冲”时,还能起到很好的养生作用。①揉耳轮1分钟,可养肾。做法:用拇指和食指指腹捏住耳轮,沿耳轮上下来回揉搓。 ②揉腹1分钟,可促进肠道蠕动,方便通便。 做法:仰卧,双下肢伸直,左手扶住右手背,放在肚子上,先顺时针揉动20圈,再逆时针方向揉动20圈。按揉时,要呼吸自然,动作和缓,力度由小到大,感觉微微温热为宜。
美国医学人员研究发现,一醒来就吸烟的人(30分钟内),患肺癌几率是1小时后再吸烟人的1.79倍。而脑梗患者更要避开这一坏习惯。这是因为晨起时,人的大脑容易缺氧,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对血管造成更大的影响,从而使人出现头晕、呕吐等不适。 建议:①早上起床喝一杯温水,通常空腹饮水不超过150毫升,最好与早餐相隔半小时以上时间,以免影响早餐消化。 ②如条件允许,可在清晨起床淡蜂蜜水、淡柠檬水也是不错选择,能给身体快速补充能量,恢复精力。
很多人晨起后有排便的习惯,但要注意,排便不宜蹲太久或在马桶久坐。但在厕所蹲久了,容易引发习惯性便秘、痔疮、脱肛及直肠、子宫脱垂等疾病,特别是盆底结构较松弛的人更要注意。 建议:① 排便时间控制在3-5分钟内,而且排便时不能太用力,以免腹内压会增大,血压上升,增加心脏负担,尤其是中老年人。 ② 排便不畅者平时多吃些高纤维蔬菜、新鲜水果,润肠通便。
据统计,老年人运动猝死原因的第一位,正是晨起锻炼猝死。早上起来时,人处于空腹状态,身体处于低气血水平。若空腹进行打羽毛球、跑步等较为剧烈的运动,很可能会出现头晕、乏力。糖尿病患者也需注意不应该空腹运动,否则血糖升高;心脑血管疾病者尽量不要选择晨起做剧烈运动,以免增加猝死风险。 建议:① 做一些柔和的运动,如散步、太极拳、瑜伽等,记得运动前进行简单的热身。 ② 晨练前先喝点水、吃点东西,避免造成低血糖。
四少碰 咸菜、咸鱼等腌制食物含有大量的盐分,若摄入过量,会加重肾脏的负担、导致血压水平升高、肾脏代谢功能受损等问题。所以,每日盐分控制应在4克以内。 2.少碰肥肉 3.少碰骨头汤 4.少碰烟酒
|
今日热点
